“国家队”出场,这波安全感拉满了!
8月17日—19日,由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承办的2023公共安全前沿科技研讨会在广西梧州隆重开幕。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深圳大学、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近百位专家齐聚一堂,就公共安全等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进行会议讨论,共商行业新技术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钟南山院士在大会上指出非典和新冠让公众意识到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希望大会能够推动用新科技保障生物安全、国门安全,为提高我国生物事件综合应对能力作出贡献。
清华大学范维澄院士就“新安全格局下的国家安全发展”进行报告。指出在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新安全格局的“新”主要体现在新定位、新判断、新部署、新思想等维度。国家安全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科技支撑,要充分利用高水平新兴科技,有力支撑和保障国家重点领域安全。
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彭苏萍院士代表学会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会议能促进领域专家学者的深度交流,共同为平安中国建设和社会治理进步提供智慧与思想。
中国电信集团政法公安行业事业部总裁徐军在大会上就“安全可靠5G技术发展及行业应用”进行技术专题报告,对未来5G+通信技术在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入解析及技术发展探索。
徐军阐述了中国电信5G SA网络在规模、技术、应用、安全方面实现“四领先”,从终端侧、无线侧、传输侧、核心网侧、平台及应用五个方面打造5G网络端到端安全。中国电信通过5G+量子、5G+精准定位、5G+边缘计算、5G+定制网等核心自研技术,针对行业客户痛点,用心打造了5G+安全十大应用场景,并在公安部融合通信量子加密平台、深圳交管局智慧铁骑、重庆5G+车载便民法庭等项目进行落地实施。
5G+安全十大应用场景
015G立体执法系统
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特性,从指挥中心接警-警情下发至派出所-民警出警,全流程音视频数据记录、资源云同步,远程实时协助现场精准处置。
针对大型活动,利用5G高清摄像头和移动布控球等设备对重要场所进行临时布控,将保安人员在岗执勤状态和信息实时同步至指挥中心,实现警力精准统一调度。
通过5G网络与传统350M/800M专网等不同网络间业务数据互通,实现跨网络、跨系统、跨终端的音视频数据统一汇聚,音视频融合指挥调度,并且对外提供统一的标准服务。
通过5G无线专网,从语音通信升级至宽带通信,满足音频、图像实时传输、数据交互、迅捷响应等要求、满足前端高清视频实时回传能力,保障指挥中心与一线警员以及一线警员之间可以实现语音、视频和数据的交互。
依托5G低空覆盖网先期抵达现场,超视距远控,远程喊话&控制、投放救援物资;通过5G室内定位与北斗室外定位,掌握警力在室内/室外的准确分布,高效调度最近警力;借助固定/移动摄像头,AR眼镜,无人机等智能识别和分析人员,进行轨迹跟踪。
近海/江河湖当前通信网络难以支撑面向水域生产生活的各类现代化执法/监管工作,通过5G快速接入各类水域执法/监管终端,满足业务对网络性能要求,同时通过切片保障业务数据安全。
智慧监所涉及到监所内行政办公、执勤,监所外押运、外出就医等各种场景,对网络安全性,稳定性,带宽性都有很高要求,而5G网络的高带宽、低时延、高安全、高稳定等特性,很好满足业务场景需要。
法院日常办公,既涉及到在院内PAD移动阅卷,也经常涉及到外出时候访问办公OA,审务通等内网应用,同时还涉及到员工个人日常上网应用。这就要求终端能同时访问内网和外网,并且要保障网络数据安全。中国电信5G双域快网,提供内外网同时访问,也能实现对终端安全管控。
针对森林防火、江河汛期等自然资源监控的场景,采用无人机搭载AI算法,实现智能主动预警,利用5G UPF+MEC架构,弥补本地化处理能力,缩短了业务端到端的处理时延,满足低时延要求和视频高清业务,实现远程无人化自动监管。
边防场景结合5G定制网,实现无人机近距离的巡逻管控,远距离的雷达扫描+光电监控捕获,同时在边境线上采用普通监控(含红外)+巡逻车的方式进行自动化巡逻值守,实现智慧边境管控,减轻边防巡逻压力。
“星标”一下,不错过每条精彩推送!
编辑:张琳、刘畅
执行主编:陈丽媛、茹彦杰
主编:高扬